乐至有哪些石刻名字

时间:2025-03-26 04:26:07 网名大全

乐至县拥有丰富的石刻文化资源,主要石刻名称及特点如下:

一、南北双塔(核心石刻景观)

南塔

位于乐至县天池镇天柱山(大娑婆山)山巅,是乐至县标志性建筑,被誉为“天柱耸翠”,列为八景之一。 - 建于清道光十一年(1831年),十三年竣工,高30米,砖瓦结构,分七级六面,设有48级螺旋梯,可登顶俯瞰城区全景。

北塔

位于县城北蛇形坡,又名凌云塔,因形似蛇盘而得名。 - 建于清道光十三年(1833年),高35米,七层实心结构,下层刻有文字,至今仍保存完好。

二、其他相关石刻

报国寺:

位于县城东北,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,拥有唐代残碑和精美石刻,是红色旅游与宗教文化结合的代表性景点。

安岳石刻:虽主要在安岳县,但属于乐至县境内的重要石刻资源,包含宋代规模宏大的摩崖造像,被誉为“藏在乡野间的中国石窟艺术瑰宝”。

三、历史遗迹补充

唐代睡佛:位于乐至县境内的某处古迹(具体位置需进一步考证),是研究唐代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存。

摩崖造像:除南北双塔外,乐至县其他区域也存在散布的佛教摩崖造像,但需结合具体地理位置进一步确认。

以上石刻景观均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,是乐至县旅游与文化研究的核心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