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时期的重要大臣和将领众多,以下为综合史料整理的主要人物分类及名单:
一、核心文臣
李善长 洪武三年(1370年)任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,官至太师、中书左丞相,被誉为“功比萧何”。 - 洪武二十三年因胡惟庸案被牵连处死,追谥襄愍。
徐达
开国军事统帅,北伐元朝功勋卓著,封中山王、魏国公,曾任太傅、中书右丞相。
刘基(刘伯温)
元末明初政治家、军事家,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,官至诚意伯、太师,被比作诸葛武侯。
汤和
早期追随朱元璋,官至左都督、议军国事左御史大夫,以谨慎著称,后主动辞官归隐。
邓愈
抗元名将,南征北战,官至太师、左都督,以勇猛和谋略闻名。
冯胜
与兄冯国用共同南征,封宋国公,曾任太子太师,后因猜忌被赐死。
二、重要武将
常遇春
北伐名将,以“常胜将军”著称,封开平王、鄂国公,1369年病逝。
李文忠
朱元璋外甥,平定江南、北伐蒙元,封曹国公,1383年病死,疑遭毒杀。
徐达(重复列出)
详见徐达介绍。
其他将领
蓝玉: 助徐达平定江南,后因权力斗争被处死。 - 沐英
三、其他关键人物
胡惟庸:丞相,因权谋被朱元璋处死,引发“胡惟庸案”。- 朱升:军事谋士,建议“高筑墙、广积粮”,官至翰林学士。- 邓愈:少年从军,南征北战,官至太师。
总结
朱元璋时期的大臣和将领以功绩和影响力为核心,文臣以智谋辅政,武将以战功立功。部分人物如李善长、徐达、刘基等被后世评为“开国功臣”,而胡惟庸、李文忠等则因权谋悲剧性结局留名史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