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的雅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,既有具象特征的美称,也有蕴含哲理的隐喻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的酒雅称分类:
一、具象特征类
绿蚁:
新酿酒未滤清时浮起的绿色泡沫,白居易《问刘十九》中首次使用。
欢伯:
汉代焦延寿称酒为“除忧来乐”,张旭《醉歌行》延续此称。
真珠:
李贺《将进酒》以“真珠红”形容酒色莹润如火齐珠。
鹅黄:
唐宋时期汉中名酒,杜甫《游汉州西湖》赞“鹅儿黄似酒”。
二、情感寓意类
流霞/霞液:
庾信《卫王赠桑落酒答奉》以“流霞”喻美酒,吴筠《游仙诗》续用“霞液”。
扫愁帚/钓诗钩:
苏轼《洞庭春色》借酒驱愁,称其为“钓诗钩”。
忘忧物:
陶渊明《饮酒》以酒代指忘却忧愁的载体。
三、神话传说类
琼浆玉液:
王逸《九思·疾世》用神话中的美玉浆液比喻仙酒。
天禄:
《汉书食货志》称酒为“天子之美禄”,王世充曾封酒官为“天禄大夫”。
四、器物形态类
金瓯:
张旭《醉歌行》以金杯盛酒,喻指珍贵酒器。
琉璃钟:
李贺《将进酒》用琉璃杯形容酒色晶莹。
五、其他雅称
般若汤:佛教隐语,宋窦革《酒谱》记载天竺国称酒为“酥”,北僧避讳称“般若汤”。
清圣/浊贤:魏初禁酒时,以“清圣”指代清酒,“浊贤”指浊酒。
这些雅称通过描绘酒的色、香、味或情感寄托,展现了古代文人对酒的独特审美。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或背景,可参考《诗经》《楚辞》等古典文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