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历史古建筑拆除案例
中华门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皇城正南门,清朝顺治年改名“大清门”,1912年改为“中华门”。1954年为扩建天安门广场被拆除,现存模型收藏于故宫。
北上门
明代紫禁城外禁门,清朝改为景山外门(景山门)。1912年后逐渐消失,具体拆除时间不详。
万佛楼
乾隆为母祝寿所建,含4956尊金佛。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毁,1965年因破旧拆除,石料用于天安门修缮。
普宁回回营
乾隆时期维吾尔族居所,坐南朝北,与普通清真寺不同。1965年因城市规划拆除。
振武牌楼(交民巷西口)
明成祖朱棣时期建筑,慈禧时改名。1950年焚毁,原址现为平安里。
西安门(长安左门)
明代城门,1950年因城市发展拆除。
二、其他消失建筑
圆明园西洋楼: 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,现存遗址为公园。 庆寿寺双塔
阜成门:元代城门,1952年拆除瓮城及箭楼台基,1965年城楼被拆。
三、现代工业遗迹(部分被列为废墟)
北京焦化厂:1958年建,2008年因环保关闭,现为工业遗址。
首都钢铁厂(首钢):老厂区保留部分工业遗迹,属现代工业废墟。
北京铝材厂:破败厂房,反映工业变迁。
四、历史建筑复建案例
永定门:1950-1951年拆除瓮城,2004年仿古复建。
正阳门:原名“丽正门”,1970年代重建,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以上信息综合自历史记载、遗址现状及权威资料,部分建筑虽已消失,但其历史价值仍被保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