蚕蛹在不同地区和文献中有多个别称,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
茧蛹
这是蚕蛹最常见的别称,与"小蜂儿"并称。
小蜂儿
部分文献将蚕蛹称为"小蜂儿",可能与其幼虫期类似蜜蜂幼虫的形态有关。
柞蚕蛹
主要指由柞蚕(春蚕)产的蛹,东北地区特有,又称"茧蛹子"或"山蚕"。
其他名称
包括"晚蚕砂"(蚕粪)、"蚕蜕"(幼虫蜕皮)、"蚕茧"(未成熟蛹)和"白僵蚕"(感染白僵菌的死蚕)等,均与蚕的生命周期相关。
补充说明
蚕蛹的形态特征包括:体形纺锤形,分头、胸、腹三段;头部有复眼和触角,胸部生有胸足和翅膀,腹部有9个体节,体表呈棕黄色至棕褐色,有明显皱纹。其营养价值高,含丰富蛋白质、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,具有生津止渴、消食理气等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