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江的历史名字经历了多次演变,主要名称及沿革如下:
一、古代名称
松陵 春秋时期吴国属地,秦置吴县后,吴江地区属吴县管辖,故称松陵。
吴淞江
因吴淞江流经而得名,五代吴越国钱镠置吴江县时即以此江为名。
笠泽
古时吴江的别称,春秋战国时期属吴、越、楚三国交界。
二、行政区划演变
五代至元代
- 909年钱镠设吴江县,属苏州府。
- 元至正六年(1356年)张士诚筑县城,吴江升为州,属平江路。
明代至清代
- 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改州为县,州治改为县治。
- 清代延续吴江县名,直至1995年撤县设市。
三、现代名称
吴江区
1995年撤县设市后,仍沿用吴江县名,现为苏州市市辖区。
四、其他相关名称
南津、北津: 元代吴江分设南津、北津二城。 八坼西
总结
吴江的历史名字从“松陵”到“吴淞江”,再到“吴江县”,名称变化与行政区划调整密切相关。其作为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底蕴,也通过地名得以延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