雾凇作为自然现象,其名称因形态特征和文学意象的不同而丰富多样,主要别称及由来如下:
一、常见俗称
树挂 因雾凇常出现在树枝等物体上,形似冰挂而得名,是最早被大众接受并广泛使用的称呼。
冰花
形似花朵的冰晶结构,因晶莹剔透的形态得名,常被用于文学作品中描绘雾凇的美丽。
雪柳
源自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,比喻雾凇覆盖树枝如柳絮飘落。
冻雾
强调雾气遇冷凝结的动态过程,突出其形成条件与雾气密切相关。
二、文学意象名称
傲霜花
因雾凇在严寒中绽放的特性,象征坚韧品格,常被赋予文化内涵。
琼楼玉宇
形容雾凇如仙境般晶莹剔透,常用于诗词和散文中的意境表达。
三、其他名称
雾凇沆砀: 出自曹操《观沧海》,特指雾气与冰雪交织的壮阔景象。 瀚海雾凇
四、补充说明
雾凇的名称多与文学创作和地域特色相关,如吉林雾凇岛因常年雾凇得名,黄山则以“雾凇花开树树同”闻名。不同地区可根据本地文化赋予其独特称谓,但核心意象均围绕“冰晶”“霜花”展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