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城市,其名称演变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变迁。以下是南京历史上较为常见的名称及由来:
一、古代名称
冶城 公元前495年春秋时期,吴王夫差在石头山设立冶城,是南京最早的城市雏形。
越城
公元前472年,越王勾践为防御吴国,在今南京境内的古长干里修筑越城,因范蠡主持得名。
金陵
春秋时期楚威王以南京钟山(紫金山)为根基建立金陵邑,成为南京最雅致的正式名称,沿用至今。
秣陵
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为泄金陵王气,于公元前210年改名秣陵(秦淮河以北称秣陵,以南仍用南京)。
建业/建康
三国东吴(229年)迁都秣陵,改称建业,东晋及南朝宋、齐、梁、陈时期仍沿用此名。
石头城
公元前223年,秦始皇在金陵邑旧址筑城,因靠近石头山得名。
二、中世纪名称
江宁
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建都南京,改为江宁府,北宋、南宋时期延续使用。
应天府
元末朱元璋攻占集庆路后改名应天府,寓意“顺应天命”,明清时期仍为重要都城名称。
中京/福京
清朝时期为传承汉族文化,曾改名中京、福京。
三、近现代名称
南京
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,应天府改称南京,成为明清两代首都名称。
中华民国时期
为体现国共合作,南京街道曾镌刻孙中山名字,但都城仍称南京。
四、其他重要名称
金城: 东晋时期南京别称。 白下
昇州:唐朝、北宋时期南京曾称昇州。
南京特别市: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用此称。
总结
南京名称之多与其长期作为都城有关,从春秋时期的冶城到明清时期的南京,每个名称都承载着特定历史背景。金陵作为最经典的别称,至今仍被广泛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