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霸王类
霸王龙(暴龙) 以强大力量和巨大体型著称,是白垩纪末期最著名的肉食性恐龙。
棘龙(棘背龙)
拥有骨刺覆盖的背部,生存于约9500万年前,化石发现于非洲。
二、翼龙类
翼龙
早期飞行动物代表,翼手龙是其中最著名的种类。
蜻蜓龙
因翅膀形似蜻蜓得名,属于侏罗纪时期的飞行恐龙。
三、草食类
腕龙
三叠纪最大原始蜥脚类恐龙,化石长达5-7米。
剑龙
背部生有骨质板与尖刺,是侏罗纪标志性草食恐龙。
四、肉食类
异特龙(跃龙)
中型二足肉食恐龙,体重可达3.6吨,生存于约1.5亿年前。
恐爪龙
三叠纪凶猛掠食者,牙齿锋利如鹰爪。
五、特殊形态类
鸭嘴龙
嘴巴形似鸭子的肉食恐龙,属鸟脚类恐龙。
三角龙
晚白垩纪代表性恐龙,以三根尖角和巨大颅骨闻名。
六、其他趣味名称
剑龙妈妈: 指雌性剑龙,因腹部有育儿袋 翼龙宝宝
食肉牛龙:外形似牛的肉食恐龙
这些名字反映了恐龙多样化的形态特征,既有基于显著解剖结构的命名(如霸王龙、三角龙),也有根据行为习性或发现环境命名的(如翼龙、腕龙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