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代瓷器种类繁多,既有官窑产品,也有民窑制品,且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代表性品种。以下是主要分类及代表性器物:
一、按制作工艺分类
釉下彩 青花:
最著名的品种,始于元代,永乐、宣德时期达到巅峰,以细腻纹饰和深沉色泽著称。
釉里红:洪武年创烧,以甜白釉为胎,红釉装饰,代表官窑最高水平。
斗彩:宣德时期兴起,结合釉下彩与釉上彩工艺,以青花勾勒轮廓,彩绘花卉纹样。
五彩:嘉靖、万历时期盛行,色彩鲜艳,纹样繁复,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。
釉上彩 斗彩:
如前所述,以青花为底,彩绘花卉等纹样。
五彩:又称“古彩”,以红、黄、绿等鲜艳色彩为主,宣德成就显著。
单色釉 甜白釉:
永乐时期创烧,胎质细腻,釉色洁白如糖,以永乐、宣德烧制最为经典。
鲜红釉(宝石红):永乐窑特有,胎体轻薄,红釉鲜艳,多用于祭礼器。
霁蓝釉:宣德窑代表,釉色深沉稳定,器型以碗盘为主,兼具实用与观赏性。
二、按历史时期分类
早期(洪武-宣德,1368-1435) 洪武:设立御窑厂,烧造日用器与皇家建筑用瓷。
宣德:永乐年制瓷器的巅峰,青花、斗彩、霁蓝釉最具代表性。
中期(正统-弘治,1436-1497)
成化:斗彩瓷器的代表时期,款识采用青花楷体六字双竖行。
弘治:黄釉瓷器兴盛,纹饰以龙纹为主。
晚期(嘉靖-崇祯,1522-1644)
嘉靖:五彩瓷器达到国际水准,纹样更加繁复。
万历:万历五彩与斗彩并称明代彩瓷双璧。
三、其他重要品种
青花黄釉: 成化时期创新,结合青花与黄釉装饰。 蓝釉白花
四、代表性窑口
景德镇:官窑与民窑核心产区,洪武、宣德、成化窑最具影响力。
福建德化:以白瓷闻名,与景德镇形成地域性窑系。
以上分类综合了器物特征、历史背景及工艺发展,涵盖明代瓷器的主要类型与代表性品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