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常见伪装饮料类毒品
G水/K哇潮饮/K哇水 含γ-羟基丁酸(GHB),属于管制类精神药物,可导致暂时性记忆丧失、嗜睡甚至昏迷,与酒精混合会加剧危害。
阿拉伯茶(恰特草)
新型毒品,茎叶呈红色,晒干后类似茶叶。含卡西酮等兴奋剂,长期嚼食导致厌食、营养不良,甚至精神疾病。
梦幻草/小金丝/小金瓶
含可卡因等兴奋剂,可产生幻觉、焦虑,长期使用导致心血管问题。
三口鲍/小树枝
含新型精神活性物质,类似迷幻剂效果,可能引发精神错乱。
二、其他伪装形式
奶茶包/跳跳糖: 含可卡因或MDMA,快速释放致幻成分。 彩虹烟/迷幻蘑菇
三、高危伪装饮料
芬纳西泮果冻:含镇静剂芬纳西泮,过量导致嗜睡、认知障碍,甚至死亡。
迷奸水/听话水:含氯胺酮等强效镇静剂,低剂量欣快,高剂量致昏迷。
四、注意事项
警惕包装异常:正规饮料包装规范,若发现不明液体、粉末或奇怪气味,应立即远离。
拒绝陌生饮品:陌生人提供的饮料可能被掺毒,切勿轻易接受。
加强防范教育:特别是青少年,需了解常见伪装手段,提高自我保护意识。
若发现身边有人涉及毒品,建议及时报警并联系专业机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