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的古称主要有以下三个名称,不同历史时期使用频率不同:
一、核心古称:庐州、庐阳
庐州 自秦朝设置合肥县起,至明清时期,合肥一直是庐州府的治所,因此“庐州”是合肥最主要的古称。
庐阳
明朝时期曾短暂使用“庐阳”作为名称,明代潘镗的《庐阳志》即以“庐阳”命名。
二、其他相关名称
合淝
合肥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“合淝”,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交汇得名,后简化为“合肥”。
虎方、夷虎
商周时期,合肥地区被称为“虎方”或“夷虎”,秦汉时期设立合肥县后,逐渐发展为“庐州”。
三、名称演变背景
地理因素: 合肥因东、南两河交汇得名“合淝”,后简化为“合肥”。 历史沿革
商周:虎方、夷虎
秦汉:合肥县
隋唐至明清:庐州、庐阳
元朝:庐江府(短暂使用)
四、补充说明
合肥古称与三国文化、包拯等历史人物也有关联,如北宋时期作为庐州军的重要军事枢纽。这些名称共同见证了合肥作为江淮地区重要城市的演变历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