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族绵羊品种主要根据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进行划分,具体可分为以下四大类:
一、主要品种分类
草地型藏羊 适应高寒草原环境,是西藏三大粗毛绵羊品种之一,2000年被农业部列入《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》。主要分布于青海、西藏高原的草原地区,具有耐高寒、适应性强等特点,是高寒牧区重要畜种。
山谷型藏羊
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及藏南高原,海拔约4500米左右。体型呈圆桶状,公羊体高47-68厘米,母羊体高47-63厘米,适应半干旱环境,兼具耐高寒与耐旱能力。
三江型藏羊
主要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等三江流域,适应温带草原气候,具有耐粗饲、适应性强等特点,是新疆地区的主要绵羊品种。
欧拉型藏羊
分布于青海东部高原,兼具高寒与河谷特征,是高原型与河谷型的过渡类型。
二、其他分类体系
部分资料将藏系绵羊分为 高原型、山谷型、欧拉型三类,其中高原型(约56%)主要分布于4500米以上高寒牧区,河谷型(34%)适应海拔4500米以下的谷地,欧拉型则介于两者之间。
三、地理分布补充
青藏高原核心区: 以高原型为主,代表品种包括贡觉县藏系绵羊(昌都地区)。 延伸区域
四、生态适应性特点
藏系绵羊通过长期进化形成抗严寒、耐高海拔、善爬山等特性,其毛质和体型特征均适应极端环境。例如,公羊螺旋状大角、母羊泪窝颅骨结构等均为适应环境进化而来。
以上分类综合了张松荫(1942年)的体型特征划分,并参考了农业部名录及地理分布研究。